修心之道
修心之道无外乎 反省 二字。
为什么是反省?
我们身体的特质
我们的身体很有意思,我们想让我们的胳膊变得强壮,我们可以通过引体向上、俯卧撑等训练方法就可以锻炼出肌肉来。同样,我们的大脑也是符合相关规律的。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提升我们大脑控制该部分的神经元,从而提升我们身体在某一方面的感知粒度,例如:提升手的触摸感知,提升耳朵的听觉感知等。
通过提高感知,我们的感知事情的粒度也会增强,我们所面对的事情好像也变慢了,以前来不及反应的事情,现在也可以游刃有余。例如:我们刚开始开车的时候,在变换车道的时候,总是感觉还没等变换呢,后面就已经来车了。但是当我们开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会很容易的变换车道了。
修炼心体的原理
对于我们修心来说,修心修的是我们面对事的态度和行为。在一开始,我们也会有事情发生的太突然,我们还没准备好,就要面对的情况。有可能说错话,做错事,下错结论等。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练习,通过不断练习来提高我们大脑应对事情的神经元,提高我们对事情的感知度,这块需要注意的是,修心所增强的感知度不是对事情本身的感知,而是我们的内心在面对事情时的变化的感知。我们需要看清和了解自己内心在面对事情时的复杂变化。我们所说的批判性思维也是类似的方式,都是在分析我们大脑面对事情的思考过程以及评判思考过程和改善思考过程。这么说可能还是很复杂,很绕。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比作一个工具,我们用大脑处理事情,就像是用工具在做事情一样。我们修心研究的便是如何更好的改善这个工具本身,不是如何使用这个工具处理事情。
修炼心体的阶段
零阶段: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我们不会意识到自己做这个事情的过程,所以,就是我们只是按照要求或者自己心理所想或者本能来做,是不会有任何过程感知的,做完了,也不会有什么反馈。就像我们小时候说话,吃饭一样,我们只是说出来或者吃到肚子里,我们是不会去想我是不是吃多了,别人没得吃了,我是不是说错话了惹别人不高兴了等。所以,零阶段就是一种没有什么反思的状态。
初级阶段: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会得到一些反馈,这些反馈可能来自于外部:父母,朋友,环境等,也可能来自于内部:感知器官,身体,经验总结等。刚开始这些反馈通常会在事情发生之后才会出现,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思考,就会反思我们做事情的过程。可能我们会根据反馈对我们的深刻程度来决定我们反思的深度,当然也会因人,因事而异。例如:小时候我们可能都有过用手碰滚烫的热水或者炉子盖的经历,那个反馈就是在我们碰到之后,我们感受到了疼痛,然后我们的大脑就在疯狂的反思刚才我们做了什么事情,我们为什么要碰热水,以后怎么样可以避免等等。对于这种事情下次如我我们在遇到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以及记住了,而且在碰这些东西之前我们都会先思考的。所以,初级阶段就是我们会在事情发生之后,通过反馈来反思的状态。
中级阶段:当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事发之后的反思,我们会发现当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在事情做了一半的时候,或者话说了一半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好像有问题。这就相当于我们以及提升了自己心体的感知粒度,可以感知到事中了。
高级阶段:通过长时间的反思和总结,当我们在事情发生之初,我们的心体刚接触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思考我们的心理活动了,就像我们在突然碰到领导或者好朋友的时候,我们的心理会在构思我们如果打招呼,说哪些话等,这就是高级阶段的状态了。
修炼心体的核心
当我们到达高级状态了,我们就完成了修心了吗,当然不是了。高级状态只是代表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提高了我们的感知粒度,我们以及完全可以感知到我们做事情的发端了。但是这个发端合不合理,妥当不妥当,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体察我们发端之后的意,就是我们是高兴的,忧虑的,怨恨的,自私的等。只有我们同我体察自己的意,并且根据事情情况矫正自己的意合乎天理,这才算是修心的根本,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说,修心的核心就是训练我们的心体处理事情的时候能够摒弃我们的私欲的干扰,符合天理。